登录
注册
本信息所属专题
更多
关联文章
热门标签
更多
您所在位置:首页  ›  影视百态  ›  分集剧情

《半个喜剧》:解读亲子关系,克服“4分钟障碍”,找回真正自我

青梅娱乐编辑于 2024-02-01 07:57:17

这几天孩子开始调整时间,大把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对各种亲子美食热度降下来了,那我也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了,各种电影和书籍好好欣赏了一番,看完之后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观后感,今天就先从任素汐主演的《半个喜剧》中的亲子关系开始说起。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就像风筝与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像风筝起飞的阶段,父母小心翼翼的拉着线,让风筝根据自己的节奏来飞翔。

慢慢的孩子开始长大,想要挣脱线的束缚,飞得更高,更远,想要自己掌控飞翔的节奏和高度而不是仅仅根据父母的节奏,并且当他们意识到父母的天空不是自己的天空的时候,他们开始迫切地想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可是在这个时候,父母已经习惯自己手中紧握的那根线,即便是在知道自己应该放手的情况下很多家长也不愿意就这么直接放手,所以常常会引起一场亲子之间的“权力之争”,给自己赢取一个放手的台阶,不管是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电影中都是如此。

《半个喜剧》:解读亲子关系,克服“4分钟障碍”,找回真正自我

蔡元培曾在《中国人的修养》里写道: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中。正所谓孩子与母亲的关系就是孩子与世界的关系,既然如此重要为什么家长们都不愿意放手呢?

家长为什么不愿意主动放手?1.我对你有期待

影片中的主角孙同几经复读才从一个“小地方”考到北京,身上最鲜明的标签是“资质平庸”、“家境普通”、“渴望立足于北京”,当然这些标签和普通的“北漂族”没什么区别。

我们可以从孙同母亲的谈话中看出,当初她离婚之后是以一种“赌气”的情绪、以及“不惜一切”的态度去栽培孙同的。

她对孙同的成长有着期待,她期待儿子能够出人头地,成为她向别人证明的资本,证明她一个人也能养好孩子,就算婚姻不幸福也没关系。所以总是干涉孙同的生活和选择,小到交友,大到人生规划。

就像《囧妈》里面徐伊万在和母亲争吵对母亲所讲的那样:

“这就是我们之间的问题,在你的心里面,住了一个幻想的儿子,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难道你没有发现吗?我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个儿子”

很多时候父母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塑造”孩子,而过少的去考虑孩子自己真正的想法感受以及需求,这会导致孩子缺少自由,显得缺乏个性和压抑。

《半个喜剧》:解读亲子关系,克服“4分钟障碍”,找回真正自我

2.习惯性付出,甚至是“自我牺牲”

影片中多次出现孙同录歌、以及在酒吧演唱的画面,不难看出他的梦想是从事音乐创作,可是这样的行为在孙同的母亲看来这就是离经叛道、自甘堕落。

母亲给孙同安排了一条看似极为“稳妥”的康庄大道:讨好郑多多,在京城扎下根来、买房、结婚、成家立业……

为了实现这一切,她毫不犹豫地卖掉了老家的房子,哪怕自己无处可归也要帮助在北京站稳脚跟,在和儿子理论的时候甚至是说出了让我记忆深刻的话:“你把我肾卖掉都行”,这种“自我牺牲”的做法让她感觉格外陶醉。

《半个喜剧》:解读亲子关系,克服“4分钟障碍”,找回真正自我

3.我作出牺牲你也要有回应

长期接受母亲干涉的孙同早已失去了自己的人格,他逆来顺受、得过且过,哪怕在片尾唯一一次“爆发”看起来也是软软的、丧丧的。

让我印象最深也是最难过的片段就是他们母子“权力之争”的对话,被逼无奈的孙同发出了绝望的质问:“妈,你想要的一切我都满足你了,你还想要我怎么样啊。”

母亲却露出了震惊的表情:“谁想要的一切?我想要的?工作户口不是你想要的?买房子是妈住吗?妈想要什么啊?妈就想让你稳定,让你开心!”

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真的很想替孙同放声痛哭,有多少父母正像这位母亲一样,从自我角度出发肆无忌惮地干涉孩子、控制孩子,还美其名曰“这正是孩子想要的人生”。并期待孩子能对自己的付出和牺牲做出回应,表示珍惜、表达谢意。

《半个喜剧》:解读亲子关系,克服“4分钟障碍”,找回真正自我

父母为什么需要放手呢?深知自己生在“水坑”里的孙同,看见了命运给与他的一条捷径,郑多多可以给他很多东西,这些东西能让他的人生不那么艰难。

但是正如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他的传记作品《断头王后》中写的:“她那时还太年轻,不知道命运所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孙同麻痹自己,让自己在“礼物”的旋涡中沉沦,与郑多多有了千丝万缕的羁绊,甚至活的不分你我,无视对错,让自己活成了郑多多的影子,失去了自己的骨气,束手缚脚,身不由己,甚至为了维持眼前的生活只能一退再退,最终退无可退。

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他自己没有与亲近之人建立有效的“边界”。他坦然接受别人对他的“好”,在别人想要收走时,又恋恋不舍,企图“两全其美”。他始终没有明白,别人给不给是别人的事,他怎么想、怎么做是他自己的事,模糊了自己的事与别人的事的边界,就会将别人的意志当成自己的意志,甚至因为别人的好,逼迫自己“涌泉相报”,相当于给了别人控制自己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善良的人常常做成全别人恶心自己的事。

《半个喜剧》:解读亲子关系,克服“4分钟障碍”,找回真正自我

刚刚挣脱束缚的风筝,可能会向孙同一样看见一条通向深渊的捷径,父母能做的是,在还能束缚风筝时,让孩子了解和建立自己的边界,教他突破障碍,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可能。

正如《所谓人际高手 就是让人舒服》一书中所讲:“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有其特定的秩序,建立心理边界并不是自私,而是让你的事情归你,我的事情归我。”

建立人生的边界,是为了防止别人过度的索取和控制,让自己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方式去生活。就像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的那样:“生命的意义是成为你自己。”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在影片中,郑多多用工作和户口要挟,想要操控孙同的选择;而他的妈妈以牺牲与“爱”做筹码,向他施压,意图控制他的人生和婚姻。如果不能守住自己的边界,谁都可以在你的人生里称王称霸!

那么作为家长,对孩子的照顾也应该有边界,不能对孩子的生活处处掌控,而应该在孩子建立自己边界,遇见困难时,鼓励他、引导他。

想要帮助在亲子关系中把握好界限,就一定要突破“4分钟障碍”,因为很多父母其实是尝试过放手的,但是一遇到事情,就容易越界干涉孩子的选择,那孩子也容易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失去自我。

《半个喜剧》:解读亲子关系,克服“4分钟障碍”,找回真正自我

什么是“4分钟障碍”?1945年,一英里赛跑的世界纪录是4分01秒,所有运动员的目标都是跨越这一秒之差,获得4分钟的突破。可惜的是,接近10年,都没有人完成这一突破。有生物学家表示这超出了人类身体和心理极限。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为杰出的运动员,约翰·兰迪也表示:“4分钟跑完一英里,就像穿越一堵墙,并非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在大家都认定一英里赛跑要突破4分钟是不可能的时候,1954年,在英格兰的一次晋级赛上,医学院学生罗杰·班尼斯特创造了奇迹,他只用3分59.4秒跑完了一英里,让约翰·兰迪为亚军。更有趣的是,前面有人打破记录后,约翰·兰迪仅用了6周的时间,就再次刷新了一英里赛跑的世界纪录,用时仅为3分57.9秒。

“4分钟障碍”说明,有时候人们完不成一件事,不是能力不行,而是因为头脑中已经进行了自我预设,认为现在到了自己能力的瓶颈期。其实一旦从瓶颈期中突破,接下来的进步又会超乎自己的想象。

《半个喜剧》:解读亲子关系,克服“4分钟障碍”,找回真正自我

当孩子遇见苦难,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克服“4分钟障碍”调整心态呢?1、放平心态,加强锻炼

告诉孩子突破障碍本身就伴随着困难和焦虑,即使圣贤也有遇见困难不求甚解的时候。更何况,“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你解决困难时,你会发现眼前的情况不足为虑,不要让自己沉浸在负面的情绪中,要保持沉着冷静,积极乐观的心态。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锻炼,跑步、跳绳、打球等等,让孩子释放多余的精力,有研究证明定期运动更有利于我们调整心态, 这样才不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半个喜剧》:解读亲子关系,克服“4分钟障碍”,找回真正自我

2、情绪管理,心理暗示

每一种情绪都是带着使命出现的,或者使人积极,或者使人成长。

因此学会管理情绪非常重要。心理暗示法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之一。从心理学角度讲,这种方法就是个人通过语言、形象、想象等方式,对自身施加影响的心理过程。

比如告诉孩子在紧张的时候可以告诉自己,我能行;在焦虑不安的时候,心里默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疲软的时候,纸上写“天道酬勤”等等,告诉孩子在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可以选择向身边人倾诉。实践证明,这种暗示对人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有奇妙的影响和调控作用,既可以松弛过分紧张的情绪,又可用来激励自己。

《半个喜剧》:解读亲子关系,克服“4分钟障碍”,找回真正自我

总而言之,家长要让孩子建立正确的自我边界,不要让孩子觉得突破障碍很难,可以通过任何小细节进行培养,让他试着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成就感也是找回“自我”的一大途径。

本站提供的图片、视频和资源内容均来自于网络。所有图片和视频版权归原作者属有,如果本站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malanshan360@163.com。
分集剧情其他文章
更多
查看更多分集剧情栏目文章
精彩视频
查看更多精彩养眼视频
更多热图推荐
查看男人的福利
青梅娱乐版权所有,邮箱:malanshan360@163.com
苏ICP备19037501号-2
网页加载中...
收藏本页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