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本信息所属专题
更多
关联文章
热门标签
更多
您所在位置:首页  ›  影视百态  ›  分集剧情

孤独,现代人永远的痛——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青梅娱乐编辑于 2024-01-30 16:02:39

孤独,现代人永远的痛

              ——解读徐静蕾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求你将我放在心上如印记,

   带在你臂上如戳记;

  因为爱情如死之坚强,

   嫉恨如阴间之残忍。

  ——《雅歌》8:6

  这是一个封存了许多年的老故事,而且原本出自于一个奥地利作家之手。这个故事本身也很平淡,几乎没有什么情节或者“故事”,因为它只是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单相思。一切都是由这个女人用孤意苦心编织起来的,一切又都是在这个女人的内心含蕴展开的。如果不是她在临死之前的信中向这个男人表明她的心迹,他不会知道他自己曾经是这样一场惊心动魄爱情故事中的主角,我们也不会知道人世间还曾经有过这样的至爱深情。徐静蕾将这封信演绎成了一个地道的中国故事,交织了国难家愁,融汇了琴心剑韵。它打动了无数中国观众的心,特别是那些沉浸在爱情中的红男绿女们的心,而且使这个初出茅庐的丫头摘取了第52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银贝壳奖”的桂冠。

  为什么?是这个女人的一往情深唤起了我们久存心底的怜悯?还是那落月的屋梁、幽深的砖巷激发了我们难得一现的唯美感受呢?也是,也不是。我以为,最重要的不是这些,而是它犹如一把长剑,挑开了我们重重的遮掩,披露了我们深藏在内心的孤独——这个现代人永远的痛。

  不是吗?这个女人是孤独的。她从童年起就是孤独的,是孤独导致了她的爱情。很小的时候,她就失去了父亲,而母亲也从来不了解自己女儿的心思。她只有把全部的情感寄托在一个陌生男人身上,在他身上构织一个少女美丽的梦。因为他似乎具有了她所想望的一切:文雅的外表、渊博的学识、丰富的藏书、华丽的陈设、迷人的氛围。命运将他们分开,命运又使他们相聚。在分别6年后,她终于有机缘实现了她少女时的梦想——躺在他的怀抱中。但这件事对于这个男人的意义却完全不同,这只不过是他无数艳遇中的一个插曲或者一个音符。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很简单:在出差回来之后,他没有像所承诺的那样马上去找她,而是再也没有去找她。得到一个男人短暂的温存,而没有留住他的心,这个女人仍然是孤独的。孤独没有减弱她的爱情,反而加深了她的爱情。她不愿意以惯常的方式去获得他的欢心,而要以高傲的坚忍来赢得他的爱情。她选择了离去和等待,坚决的离去和漫长的等待,她也试图用一年一度的送花来唤醒他的记忆与爱情,但他不关心这花,也不愿费功夫去思想送花的人。在没有任何前景迹象的情况下,她也没有放弃,而是致力于独自培育他们一夜柔情的果实——儿子。实际上,这是她对他爱情的继续,是她坚持爱情、实现爱情的一种独特方式。她希望儿子能够在和这个男人一样的环境下生活成长,将来也成为一个像这个男人一样的人。他们终于有机会再次相遇,但不过是重演那令人痛楚的一幕:不顾一切的激情与无可救药的遗忘。他仍然把她当作了一个新鲜的猎物,尽管他也觉得他们似曾相识。她也有过不少的男人,这些人中也有很爱她的,比如黄队长,但是,她知道他们不能去除她的孤独。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她仍然孤独,而且更孤独。所以,她与他们只是逢场作戏,只是为稻粱谋、为生活计。她在内心还是苦守这份孤独,苦守这份孤独的爱情。而当她的孩子死去的时候,她意识到:她已经无法在今生唤醒这个男人对她的爱情,她也无法在今生保持、发展对这个男人的爱情。她想:也许,她只能以死亡来向他证明她的这段爱情,只能以死亡来唤醒他对她的记忆与爱情。于是,她这样做了。她是带着对爱情的盼望离去的。死亡使她的爱情定格,也令她的孤独凝固。

  可是,死亡真的能够实现她期许多年的愿望吗?死亡真的能够解决她一生的孤独吗?如果死亡真的是一了百了,那么,到哪里去兑现愿望、填补孤独呢?如果死亡意味着一切的终结,那么,愿望的满足、孤独的填补又有何意义呢?

  这个男人也是孤独的,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孤独。如果说这个女人的孤独是一种愿望不能实现的孤独的话,那么,这个男人的孤独就可以说是一种愿望实现了的孤独。如果说,这个女人是主动寻求与拥抱这份孤独的话,那么这个男人就是被动地陷入和承受这份孤独。这个女人渴望爱情,可她没有得到它;这个男人喜欢作乐,他也同样没有得到它。有人奋不顾身地爱他,他却不能体会享受这份爱。这份爱实际上不属于他,与他无关,而只属于这个女人。他有过无数的女人,但是他却没有一颗真正属于他的心;他有过无数个浪漫激情的夜晚,但却没有真正值得自己珍藏的时刻。他是孤独的,他并不希望孤独,但他却不得不孤独。他以为自己不孤独,但他却比别人更孤独。在对孤独的理解上,他比她差远了。他以为孤独是可以逃避的,可以将它遗忘、消解在风花雪月、寻欢作乐中;她却知道孤独是与生俱来的,孤独就是生命本身。对孤独的理解其实是对生命的理解,因为我们只有在孤独中才能对生命有真正的体会。她在主动的孤独中深刻体会到生命,而他却在被动的孤独中与生命远离。远离和逃避孤独的人,就会把欲望当作愿望,就会把寻欢当作爱情。可是欢乐是一只小鸟,飞去不再飞回。筵席消散,落寞随升;繁华过后,凄凉便起。如果说,这个女人还在内心深处拥有她自己培育起来的孤独的爱情,那么,这个男人在欢愉之后则是一无所有,没有爱情、没有牵挂、没有眷恋,只有赤裸裸的孤独。如果陌生女人的遗书能够唤醒他的记忆,能够解冻他那麻木的心灵的话,那么,在未来的生活中,他也许还有爱的可能,还有体会孤独之美的可能,但无论如何,过去已经永远成为过去,一去不返了,他已经永远失去了那千载难逢的爱情。电影没有告诉我们这个男人的最后结局,可是我们知道这个故事的原作者茨威格是在孤独中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如果说,是她的自尊与冷傲导致了她的孤独,是他的放纵和冷漠导致他的孤独,那么,如果她积极主动一点,他留心体贴一点,他们的爱情是否就成功了呢?而如果她和他的爱情真正实现了,是否就能够完全免去了这种孤独呢?我们说:他们的爱情或许成功,但孤独却必不可免。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纯粹的爱情,也许,没有实现的爱情才是真正纯粹的爱情,就像这个女人的不变情感,但是它其实也不是一种真正纯粹的爱情,而是一种深刻而隐蔽的自恋:她爱上了自己的爱情,她爱上了恋爱中的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爱者与被爱者的情感永远存在着差异,永远不可能对等。所以,爱者是孤独的,爱得越深,也就越孤独。再说,再热烈的爱情,也会有冷却的时候;再深刻的爱情,也有平庸的时候;再奇特的爱情,也有平淡的时候。平淡、平凡甚至平庸乃是爱情的常态。实现了爱情的她和他,也就是过去、现在以至未来的作为芸芸众生的我们。我们很多人可能实现了爱情,但我们仍然孤独。我们在平庸的爱情中孤独,就像这个女人说的那句话一样:我在人群和喧闹中更感到孤独。我们在不平庸的爱情却平凡的生活中仍然孤独。爱情不能消除我们孤独,那么其他如社会秩序、道德规范等等能不能呢?影片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影片中出现的那个勤恳忠厚的老仆人实际上就是社会秩序与道德规范象征,然而他在影片中却只是一个可怜兮兮的角色。他影响不了这个男人和这个女人对待爱情和生命的态度和方式,他只不过充当一个无声的见证人,而且还要接受那肮脏钱的施舍。超越社会价值与道德评判,而直抵生命意识的核心,这是新生代导演的大胆与过人之处。

  当然,答案在影片之外,也不现实生活中。在人的实际与想象的空间里,没有什么能够解决我们那永远的孤独。她是孤独而生,又是孤独而死;她来时孤独,去时也孤独。而实际上,这不只是她,也是他,还是我们所有人的命运。我们所能够选择的只是主动拥有还是被动承受、悉心体会还是漠然拒绝这份孤独。当我们坦然接受孤独的时候,也可能就接近孤独的解决了。

  英国作家哈代说:爱者与被爱者永远不能互相呼唤。释迦牟尼说:爱别离,怨憎会。莎士比亚说: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这些都是至理名言,都是对人生真实而深刻的写照。我们谁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呢?暗恋了多少年的梦中情人忽然被一个平庸之辈轻松得手,相濡以沫的恋人突然一天因为另一个人的出现而跟你说再见;多少年风雨同舟的夫妻因际遇的改变而分道扬镳;争吵了一辈子的夫妻到最后才发现应该从头再来却为时已晚。我们都沉浸于自己忙碌而平庸的生活,也满足于自己浅尝辄止的人际关系。我们把自己重重包裹起来,不敢流露自己的内心感受,也不愿去扣问他人的心思意念。我们习惯于说今天天气哈哈哈,我们习惯于说彼此彼此。父母年高我们不知忧惧,亲人病重我们远在他乡;兄弟困顿我们视而不见,朋友落难我们袖手旁观。我们不愿扪心自问这样的问题:我们真正爱过谁?真正关心过谁?我们真正认识谁?我们真正了解谁?我们有谁真正知道亲人的忧伤、喜悦?我们有谁真正了解朋友的需要与愿望?我们有谁愿意分享他人的成功与欢乐?我们有谁愿意分担他人的痛苦与忧伤?

  我们都是自私的。我们只关心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只算计自己的短长得失,我们只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我们很难体会他人的心理与感受。就像这个女人只关注她的爱情,这个男人只追寻他的欲望一样。我们每个人具体追求的目标、内容可能有异,但实质上是相同的。我们是孤单的,是孤独的。因为我们没有把自己的愿望与他人的愿望贯通起来,没有把自己的感受与他人的感受融汇起来,因为我们没有找到更广远的目标,我们也没有连接到生命的真正源头。

本站提供的图片、视频和资源内容均来自于网络。所有图片和视频版权归原作者属有,如果本站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email protected]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分集剧情其他文章
更多
[商小说]解读达利的艺术商道 第三章
达利被开除以后,标志着结束和开端,对于达利本人来讲,根本没有损失任何东西,但是就我们的传统观点来讲,被学校开除总归是档案与人生的污点,而"污点"这个词我们还非常的爱用,用于夸...
1小时前
专业人士为您详细解读奥地利配额移民
什么是奥地利配额移民,每年约400个名额  一、奥地利配额移民项目简介  配额移民按字面理解就是是奥地利针对全球范围,每年提供一定数量的移民配额。这个项目2在2006年就有...
2小时前
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分集剧情介绍(1-21集)大结局
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第1集剧情介绍  复员北上和兄弟复合为淘古董重回牛心山  胡八一上山下乡来到中蒙边境的岗岗营子,他随身带着家中仅有的一本书——《十六字阴...
2小时前
动作电影:谍影之下的新生
动作电影:谍影之下的新生  媒体稿  ■文/慕容天涯    2008年的2月24日,一个人的战役拯救了动作电影,《谍影重重3伯恩的最后通牒》在第8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击败了强势...
3小时前
我收到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1922年是外国人写的小说,在1948年是外国人拍的电影,在2005年是中国人拍的电影.借助这神奇的网络世界,我穿越时空隧道,这三样东西,我都赶上了.      ...
4小时前
第85届奥斯卡:这是场平局
文/达达先生(第一财经日报专稿)  马克·沃克伯格和那只“下流”的泰迪熊在台上颁出了奥斯卡史上又一个双黄蛋,最佳音响编辑同时奖给了《刺杀本拉登》和《007:大破天幕杀机》,尽...
5小时前
《敢死队》:纯爷们的最后战役
《敢死队》:纯爷们的最后战役  ■文/慕容天涯    当阳刚之美已成记忆往事,中性审美渐成时代风潮。当肌肉男被小白脸代替,拳脚枪火敌不过风花雪月时。你知道,关于动作片的...
6小时前
漫步滑铁卢(转载)
说起滑铁卢,人们除了联想到失败之外,稍懂历史的人一定还会想到一个地方和一个人。这个地方就是比利时的滑铁卢镇,而这个人就是欧洲的历史巨人拿破仑·波拿巴。      滑铁...
7小时前
《三个火枪手》作为钉子的历史:真实的黎赛留和路易十三
大仲马毫无疑问是个出色且勤奋的写手,但他是否算得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说起来总让人感到犹疑。中国人喜欢拿他与金庸相提并论——虽然受到世人的尊重和热爱,却似乎难登大雅之堂...
8小时前
不再批判的批判
不再批判的批判  ——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解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代表性著作,第一次读这部小说是在1996年,当时只是感动,认为这种只讲奉...
9小时前
查看更多分集剧情栏目文章
精彩视频
查看更多精彩养眼视频
更多热图推荐
查看男人的福利
青梅娱乐版权所有,邮箱:[email protected]
苏ICP备19037501号-2
网页加载中...
收藏本页0